從1998年中國住房采取貨幣化分配改革以來,房地產市場就成了居民消費升級,拉動整個經濟增長的動力。中國經濟增長快與慢在一定程度上與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政策有關。房地產市場往往成為短期刺激經濟增長的工具。正是在這樣刺激下,中國房地產市場踏上一個又一個的新臺階,從而使得房地產市場泡沫不斷地被吹大,各種風險不斷累積。
在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的會議上,房地產政策有了一些新提法。即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落實房地產長效管理機制,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安粚⒎康禺a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這是一個全新的提法,意味著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將出現重大的變化,真正讓房地產市場回歸到“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上來。
“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的房地產市場的發(fā)展原則已經提出了幾年 ,也是中國未來房地產市場的發(fā)展方向。但是,這幾年來為何這個房地產市場發(fā)展的原則沒有得到真正落實,最為根本的問題或許在一些地方政府沒有放棄把房地產市場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因為,有些地方政府出臺的所謂的房地產調控政策,看上去是遏制房地產市場,實際上變異為當地房地產市場的饑餓營銷,目的就在于短期刺激當地的經濟增長。所以,許多城市越是出臺房地產調控政策,其房價上漲得越快?!安粚⒎康禺a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就是要扭轉地方政府這種經濟發(fā)展的思路。
當然,要認真落實“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落實房地產長效管理機制,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的精神,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把“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落到實處。要做到這點,不僅政府的房地產調控政策不能夠托住房價(要讓房價由市場供求機制來決定),而且要讓當前各地方政府的行政性調控政策逐漸地退出市場,加大房地產市場經濟杠桿的調控力度。堅決用稅收政策把住房的投資與消費區(qū)別開(比如調整房地產交易稅及房地產交易所得稅,通過這些稅收政策鼓勵購買一套住房的消費者,嚴厲打擊購買二套以上住房的投機炒作者),堅決遏制房地產投機炒作,讓房地產市場回歸到以消費為主導的市場,而且還得全面收緊金融杠桿(對購買第二套以上住房者增加首付比重及上調按揭貸款利率),利用經濟杠桿迫使房地產投機炒作者退出市場。同時,政府也得通過土地管理等政策讓房地產市場回歸消費市場(即土地拍賣時對將建造的住房給予限定)等。只有這樣,房地產市場才能逐漸地回歸理性,房地產市場長效管理機制才能夠逐漸形成。如果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是一個以消費為主導市場,那么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不僅能夠走上持續(xù)健康發(fā)展之路,而且也會釋放出無限的住房需求,房地產市場同樣可以成為中國經濟長期增長的動力。